SFE中国餐饮连锁加盟展会快讯-社区超市:零售业的新风口

首页»

»正文

生鲜熟食档口的烟火气,正成为中国超市对抗衰退的终极武器。

中国零售业正经历一场静默的分化:一边是将熟食加工区视为救命稻草;另一边则是社区超市加速扩张,新店开业首日客流破万、日销30万元成为常态。

生鲜与熟食,成为这场变革的共同语言。报告揭示,2024年消费者生鲜购买占日常食杂开支比重已超过55%,生鲜成为线下零售最核心的引流品类。

01 冰火两重天:超市业态的结构性分化

中国超市行业已撕裂为两个世界:传统大卖场深陷“关店潮”,而聚焦社区的食品超市却逆势生长。

  • 大卖场艰难求生:永辉超市2025年一季度营收骤降19.3%,净利暴跌80%;中百集团同期亏损近亿元,行业“增收不增利”成为普遍困局。
  • 社区店狂飙突进:鲜风生活郑州新店首日销售额突破163万元,奥乐齐2024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50%,单店日销达6万元。

业态小型化成为破局关键。2024年全国社区便利店占现代渠道门店总数52%,较2020年增加6个百分点。华润万家推出压缩面积的“万家MART”,永辉加速探索mini店,大卖场面积“缩水”转型标超已成明确趋势

02 社区超市崛起:生鲜驱动的“新物种”革命

一批以生鲜为核心的社区超市正重塑零售格局:

  • 鲜风生活:1500平米小店日销30万元,生鲜占比超70%,熟食SKU达千种,用现场烘焙、热卤档口打造“餐饮化卖场”;
  • 淘小胖:河南区域性黑马,单店年销1.5亿元,依托中央厨房实现熟食当日现制,3年利润翻倍;
  • 中百集团:新业态“foodmart”将食品经营面积提升至80%,增设300平米“中百大食堂”,提供三餐服务。

这些“新物种”本质是日本食品超市模式的中国实践:聚焦生鲜熟食、压缩非食品品类、强化即时消费场景。日本LIFE超市正是标杆——80%面积经营食品,即食熟食与冷冻食品贡献主要毛利,单店年均增长1.8%。

03 日本启示录:食品超市的黄金法则

面对通胀压力,日本食品超市却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长超3.7%,其成功密码值得深挖:

  • 精准定位中型店:LIFE超市专注2500㎡社区店,避开大卖场与便利店夹击,在东京大阪密集布局314家店;
  • 极致鲜度管理:OZEKI超市实现0.1%损耗率,秘诀是员工跨店调货、现场修剪品相不佳的蔬菜,甚至一根萝卜也值得专车转运;

自有品牌升级:LIFE将有机品牌BIO-RAL发展为独立业态,融合开放式厨房与咖啡厅,坪效达传统店1.7倍。

社区深度运营能力更令人惊叹:OZEKI通过80万会员数据分析,使各店SKU组合截然不同——单店酱油超100种,西红柿达22个品种,真正实现“千店千面”。

04 中国创新:本土化突围路径

中国企业正结合国情开辟特色道路:

供应链革命:清美“品上生活”打造2小时鲜链——崇明青菜5点采收,7点已摆上上海门店货架,600辆冷链车构建“超级鲜网”;

折扣化实践:中百“小百惠”硬折扣店将民生商品价格压低20%-30%,带鱼售价比市场低25%,以低价换流量;

全产业链掌控:钱大妈建立20个检测实验室,每日抽检1100批次,用“自产日清”模式保障鲜度。

数字化成为增效核心。超市的九大客群模型通过POS数据实时优化选品,使缺货率降至0.8%;盒马则凭借线上订单预测将库存周转压缩至18天,远超行业水平。

超市的终极形态正从“购物终点”进化为“生活枢纽”——北京的“中百大食堂”里主妇们挑选现做午餐,上海品上生活的活鱼池化身儿童水族馆,郑州鲜风生活的烘焙区飘出咖啡香气。这些场景印证着岩崎高治的判断:未来超市的价值不仅是便利,更在于创造让顾客感叹“这就是我的超市”的情感联结。

当中国城镇化率超66%、家庭小型化持续深化,社区超市的烟火气恰是对接新需求的完美接口。这场中日零售业隔空呼应的“生鲜革命”,终将把一日三餐的刚需转化为商业进化的永动机。

SFE中国餐饮连锁加盟展会基于分享行业资讯的目的转载本文章,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观点,也不为全文负责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