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对谈 | 京城“价格屠夫”的生存发展之道:161%利润增长的秘密

首页»

»正文

采访内容 | 上海博华SFE、职业餐饮网
图片来源 | 上海博华SFE
文章撰写 | Yuki

从三元早餐到粥品免费,京城的“价格屠夫”汪国玉直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要认为价格战就是很坏,能做到便宜是一种能力。”
反常规死守社区、豪掷2000万投资智能炒菜机,南城香撕开了一条逆势增长的血路。

谈到为什么安徽人能统治中国快餐的半壁江山,汪国玉主动分享了黄山的一句老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安徽人的勤劳与顾家基因帮助他在早餐这一利润微薄且需长期坚持的领域深深扎根。

放眼市场,安徽餐饮的一大共性,是安徽人对形象的追求。店面漂亮,工服整洁。汪国玉总结:我做的是体面的中式快餐。

除此之外,南城香区别于其他餐饮品牌的一大特点是股东少。与百年企业一样,股东少能帮助企业走得更远。而股东多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做大,却难以长久维持。

在这些特质的相互作用下,南城香因时度势,不断适应市场,不断变化,让品牌不断走入更多食客的视野。

面对“价格屠夫”的争议,汪国玉直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面对行业偏见,他给出了颠覆性的答复:“不要认为价格战就是很坏,这是社会发展之必然,能做到便宜是一种能力”。

究其核心,价格战的本质是“通过管理、供应链、各方面成本控制”实现低价。他断言价格战定会引起行业洗牌:“一部分跟不上的人淘汰,让头部品牌起来”。

这种能力支撑着南城香的社区战略。在商场店开业一年多后,汪国玉依旧坚信,坚持社区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社区居民是稳定的顾客,有利于品牌的长久发展。

2024年,南城香启动颠覆性变革。曾宣称“坚决不做炒菜”的汪国玉,在敏锐意识到消费者需求变化及炒菜机的登场后,立刻投入2000万研发智能炒菜机。“如果炒菜机不上场,我还不做”,技术的突破成为关键转折。

在新模型下,训练一周的厨工通过操作设备,就能实现“比大厨做的餐品口味还好”。

首家新店型日均流水达37,000元且持续增长,验证了他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判断:“自选炒菜价钱便宜、出餐快、产品丰富,这就是未来快餐顾客的需求”。

这场代号“辉煌行动”的转型,目标是“再创新辉煌”。

支撑战略转型的是汪国玉对组织架构的彻底改造。他提出黄金法则:“任何变革都是要从组织架构开始”。

2014年门店稀少时,他弱化总部,强化店长能力;而2025年近200家店、5000人规模时,他反向重建“年轻化、知识化”总部——让总部强化数据和流程,来赋能门店。

同样体现务实精神的,是对“免费水果”事件的反思。原本用于营销的免费西瓜带来的是薅羊毛的客人,挤走了追求品质的顾客,他果断取消该服务。客流短期下跌后回升,印证了他的判断:“靠营销手段不能再继续走下去,要服务好真正客户”。

采访尾声,在问及快餐业的未来时,汪国玉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判断:中式快餐是趋势,吃炒菜是中国人一千年以来不变的口味。

中式快餐的未来将依靠设备和集团化作战,是否能覆盖全时段和多渠道将成为新的生存指标。“好的企业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能够逆势增长,能够挺得住”——这正是南城香161%增长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