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内容 | 上海博华SFE、职业餐饮网
图片来源 | 上海博华SFE
文章撰写 | Yuki
在第十八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上,兰湘子连续斩获“全国湘菜最具影响力品牌”和“全国湘菜直营门店领先品牌”两大奖项,更获得尚普咨询权威认证的“湘菜第一品牌”称号。
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湘菜馆,到新一代”湘菜王”,兰湘子的逆袭之路,离不开其联合创始人陈波的远见卓识和团队的坚定执行。

湘菜市场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湘菜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8.9%,增速高于中式正餐整体的5.8%。湘菜在中式正餐中的市场份额也逐年增长,从2018年的9.1%稳步提升至2023年的10.2%。
就在各大湘菜品牌盘踞长沙、广州、深圳、上海时,兰湘子的创始团队敏锐地嗅到了西北广袤空白市场的商机。
这个由一群农村孩子创建的品牌,带着对未来的极度渴望和改变命运的决心,在六年时间里创造了平均5-6天开一家新店的行业奇迹。

从2019年4月第一家店开业至今,兰湘子已经在全国17个省、89个城市布局近400家门店。2023年开店102家,2024年开店117家,2025年至今已新开46家门店,还有20家正在装修中,以黑马之势成为湘菜规模第一品牌。

· 顾客体验为先的理念
兰湘子的成功首先源于其“顾客为先”的理念。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贯穿兰湘子的每一个细节。
陈波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想法:”在我的理念里面,我认为顾客不是我们的上帝,顾客应该是我们的朋友。“他解释说,当把顾客当作上帝时,身份是不平等的,是无法进行平等沟通的。而朋友之间,才能建立真正的连接。
“我们一切都是基于顾客的需求去做的。”陈波的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五大承诺”中:25分钟全上齐,超时的菜免费;不好吃的,免费退换;等位超时,送指定菜品;餐巾纸免费使用;所有菜品新鲜现炒。
为了让承诺不只是口号,兰湘子建立了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从服务员话术、门店物料露出等多个方面公开承诺,开放投诉电话、留言平台、会员渠道让顾客反馈,对不执行的门店重罚处理。这种让消费者监督、第三方监督的方式,倒逼管理执行力不断提升。
· 差异化竞争策略
兰湘子深谙“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竞争哲学。走进任何一家兰湘子门店,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抹独特的克莱因蓝。在餐饮行业普遍采用暖色调的背景下,这个冷色调的选择显得格外醒目。
“大家看今天兰湘子主题的颜色——蓝色。在潜意识里,大家会觉得做餐饮应该是一个相对热气腾腾的感觉,多数是以暖色调为主的,但是我们偏偏选了一个冷色系。”陈波解释道,”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贴近年轻人的喜好,抛弃一些传统的东西,做一些改革。”

性价比也是陈波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我让顾客花50块钱,最终能够得到80块钱的体验,这是性价比。性价比是超出期望值的。”兰湘子在全国范围内保持50-60元的客单价,即使在北京这样的高消费城市,商场店内人均消费也仅55-60元,形成了绝对的性价比优势。

· 创新理念与产品迭代
陈波对创新有独特理解:”创新不是做新的东西,创新就是所有旧要素的新组合。”在产品端,兰湘子不追求创造全新产品,而是聚焦于顾客有认知的产品进行迭代升级。
湘西辣子鸡就是这种创新思维的典型代表。如果不提”湘西”二字,大多数人听到”辣子鸡”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川菜,但通过用湘菜的技法重新组合川菜的认知,让这个产品成为了爆款。
· 供应链的深耕与质量提升
为保障食材品质,兰湘子在供应链端大力投入建设基地:包地种辣椒、包地种大米、包工厂专门生产腊肉,从源头直采,砍掉所有中间环节。团队还会定期带着研发人员到基地工厂检查食材,确保品质稳定。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持续升级食材,这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兰湘子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源头直采,实现了成本控制与品质提升的双重目标。

· “人等店”的人才策略
兰湘子高速发展的核心秘诀之一是其”人等店”的人才策略。陈波强调:”我们能开一家店的前提是,我有没有一个能够经营和管理这个门店的团队。”为此,兰湘子建立了超前的人才储备机制——提前一年为下一年的拓店计划储备人才。
· 独特的合伙人制度
兰湘子打造了一个餐饮人共创平台,秉承“共创、共享、共担“的理念。店长和大区总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也是优秀的合伙人。
成为兰湘子合伙人的门槛很高: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创业精神和风险承担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原始资金投入。这种严格的选拔标准确保了合伙人团队的质量。也因此,兰湘子合伙人的收入高于该岗位市场的平均水平1.5-2倍以上。
· 为自己成长负责的学习文化
兰湘子建立了独特的学习文化:从董事长到管理团队,外出学习的学费公司只报销差旅,个人需要承担学费费用。这一设计的理念是:”你要为你自己的成长买单,为你自己的成长负责。”这种机制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驱动力。
· 公益理念与社会责任
兰湘子不仅关注商业成功,也积极回馈社会。过去五六年时间里,兰湘子做了30余起公益活动,捐赠图书1万余册,运动器材将近5000个。他们选择的地方不一定是开店多的地方,而是选择那些相对条件比较艰苦一些的下沉市场。
“甚至于我们在那个地方可能没有店,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渠道机构了解到,那里的学校真的需要帮助,那里的孩子确实缺乏什么东西,缺乏什么物资,我们就给他提供什么。”

陈波带着”双手改变命运”的信念,将兰湘子打造成了”成就有梦想的餐饮人”的平台。拒绝预制菜,保持极致性价比,这些看似”反常识”的选择,恰恰构成了兰湘子的护城河。
正如陈波所言:”餐饮人真正思考的不是内卷而是洞察顾客需求,做品牌自身迭代,卷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条自我迭代、顾客优先的道路,正是兰湘子持续增长的核心密码。
“像客单价的定位一样,我也可以做更高端一点,但是为什么要做这样子呢?我希望可以服务更多的人!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湘菜这个美食。”陈波的话语中,透露着一个餐饮人的朴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