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暑运期间,高铁餐饮有了不少新亮点。在北京往返上海、广州等热门线路的高铁上,悄然出现了轻食套餐的身影。旅客只需扫描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就能轻松下单,享受便捷的点餐服务。

以 G75 次列车为例,其近期推出了 “轻脂果蔬套餐” 和 “虾仁鸡肉轻食套餐”,价格分别为 32 元和 38 元。这两款轻食套餐是高铁集团根据旅客通过问卷调查小程序反馈的意见研发而来的。国铁北京局京铁列服食品生产中心主任孙轶透露,每日高铁供应的盒饭多达 2 万余份,而轻食餐仅有 400 份,占比不到 2%。
除了轻食套餐,高铁上的特色餐品也日益丰富。早在 2021 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就推出了高铁奶茶品牌 “那个女孩”。如今,高铁奶茶在口味上不断升级,港式冻奶茶、茉莉水果茶等多种口味深受旅客喜爱,日均销量超过 6000 杯。此外,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开往北京、上海、广州的 15 趟列车,还根据季节特点上线了冰淇淋产品。这些变化表明,高铁餐饮正逐渐摆脱 “品类单一” 的固有印象,为旅客带来更多选择。
然而,在高铁餐饮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高铁去泡面化” 却引发了广泛争议。近期,广州东站、白云站等高铁站将站内商店的泡面下架,这一举措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广州东站解释称,由于方便面被认为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所以高铁车站不再售卖,但旅客仍可自行携带。
不过,这一解释并未让大众完全信服。对于许多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来说,相比价格较高的高铁盒饭,均价约 5 元的泡面是他们旅途上经济实惠的 “刚需”。在他们看来,高铁站不能仅仅通过 “禁止售卖” 来实现 “去泡面化”。
事实上,高铁推出轻食、奶茶、冰淇淋等举措,正是从供给端入手的有益尝试。当高铁餐饮能够提供更多丰富、实惠且符合旅客需求的餐品时,旅客自然会更愿意选择高铁餐,而不是依赖泡面。从这个角度看,丰富高铁餐饮的供给,才是化解 “去泡面化” 争议的关键所在,也有助于让高铁餐饮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需求,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SFE中国连锁加盟展会基于分享行业资讯的目的转载本文章,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观点,也不为全文负责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