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热潮:品类爆发与品牌缺位的矛盾
过去一年多,贵州酸汤以惊人速度席卷全国餐桌,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2024年上半年,贵州酸汤在抖音上的搜索量同比暴涨1966%,成为餐饮行业最受关注的细分品类之一。据黔东南州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该州酸汤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5亿元,酸汤制品年产能高达16万吨。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店名包含酸汤的餐饮门店超过8700家,近一年门店增长率超过40%,酸汤菜品增长率更是高达60%。四川省火锅协会数据也显示,酸汤成为仅次于麻辣口味之后最受欢迎的锅底新品。
然而,尽管酸汤热度攀升,市场上却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酸汤品牌。贵阳本土品牌黔诚多彩火锅旗舰店单日营业额最高可达18万元,单日用餐人数近4000人,开台率449.15%,排队等位时间最长达4小时,但十年来仅在贵阳开了4家店。另一本土品牌贵厨虽规模稍大,但在走出贵州后也面临诸多障碍。
酸汤品类的天然短板与连锁加盟挑战
与湘菜、川菜等已高度标准化的菜系不同,酸汤的味型极度依赖发酵工艺、炒制技法和本地食材。”酸汤分为生酸和熟酸。生酸发酵完成后,还需经过炒制才能成为可食用的锅底。炒酸的过程对火候、锅具、师傅经验要求极高,很难完全标准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在北京加盟某贵州酸汤品牌的张哲认为:”酸汤的味型太过单一,锁客能力远不如牛油火锅。酸汤的酸味主要来自贵州红酸汤,依赖发酵工艺和地域食材,口味辨识度高,但也因此缺乏变化和层次感。牛油火锅成瘾性强,复购率高,酸汤则更多是’尝鲜型’消费。”
虽然酸汤锅底成本低,十几块就能做一锅,而牛油锅底要四五十元,但便宜并不能解决味型疲劳的问题。这也导致酸汤很难像湘菜、川菜那样,形成全国性的连锁品牌。
流量与实体经营的背离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至今,酸汤品类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闭店率超过30%,部分二三线城市甚至超过50%。多家主打酸汤的品牌闭店收缩,加盟商投诉不断、消费者复购率持续走低。与此同时,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的”酸汤”相关内容仍保持高增长,流量与实体经营之间出现严重背离。
贵州繁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杰表示:”酸汤的热度正在逐年下降,与最高峰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至少目前来看,它并不是一个能独立支撑全国化的大品类。无论从销售数据、供货数据,还是同行的竞争数据来看,酸汤品类的下滑都很明显。”
酸汤品类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流量驱动而非需求驱动的结果。数据显示,2023年酸汤类火锅的门店数量在短期内激增,但客单价和复购率并未同步提升。许多消费者是出于打卡心态尝试,而非形成日常消费习惯。
酸汤连锁加盟的创新路径
面对品类的天花板,不少品牌开启了转型与创新之路。吴杰所创立的贵州繁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笔记安顺夺夺粉火锅”以高性价比和猎奇属性在全国快速铺店,目前已开设239家门店,切中消费降级背景下的性价比需求。
在北京合生汇火爆的火锅品牌”三出山”,虽然主打山野酸汤,但也融合菌菇、清汤等多种锅底,客单价拉高至150元左右,通过空间设计和情绪价值提升溢价,瞄准中高端消费人群。
2024年市面上已有酸汤小酥肉、酸汤饭、酸汤水饺等雏形产品。袁记云饺推出酸汤味水饺;老北京风味的紫光园加入了酸汤小酥肉;甚至连Manner、super bowl这种国际范品牌,也推出了贵州酸汤海鲜泡饭和木姜子酸汤海鲜烩超级碗。这种多元布局拓展了酸汤味型的消费场景和应用范围。
即将于2025年11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SFE上海国际连锁加盟展。展会将汇集已在酸汤领域取得成功的餐饮品牌,分享其标准化、供应链管理和跨区域扩张经验。
对于酸汤品类的未来,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的餐饮品牌必须是”多边形战士”,口味、环境、服务、供应链、组织力缺一不可。”如果能跳出贵州酸汤的地域局限,走向中国酸的味型整合,比如融合山西醋酸、海南糟粕醋、云南果酸、东北酸菜等,酸系餐饮仍有巨大机会。消费者最终是为好吃买单,而不是为文化买单。”
贵州酸汤的走红并非偶然,是品类沉淀与消费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酸汤品类若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突破,不能仅依赖口味输出,更需构建”产品+流量+点位+供应链”的综合模型,在小众与大众之间,在地域与全国之间,走出一条风味与商业兼具的可持续连锁加盟路径。
SFE中国连锁加盟展基于分享行业资讯的目的转载本文章,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观点,也不为全文负责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